长春工业大学2022年党政工作要点

作者: 时间:2022-05-17 点击数:

长春工业大学2022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学校全面落实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之年,也是学校建校七十周年。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综合改革,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更好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1.深入学习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持续创新学习模式、完善学习制度、优化学习计划、巩固学习成果。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举办系列主题活动,及时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和研究阐释方案,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全校工作,努力开创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新局面。

2.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办学治校、育人育才全过程。坚决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构建科学高效、切实可行的领导、决策、沟通、监督和保障机制。

3.持续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党建引领”工程,推动党建与学科平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全面压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督促和推动基层党委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进一步抓实党支部联系点建设,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强化教师党支部建设,推动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工作室建设。深入实施“对标争先”工程,争创党建示范高校、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

4.着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落实省委“314151”工程,不拘一格大胆选拔使用敢扛事、愿做事、能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完善干部培养培训机制,分级分类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干部任期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管理。持续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把精气神凝聚到为学校干事创业上来。

5.把牢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健全责任链条,强化责任意识,压实主体责任制定《宣传阵地管理办法》,加强阵地监管,严格审批、备案和登记制度。持重要敏感节点专题研判和日常工作常规研判相结合,及时做好舆情信息分析和突发舆情处理,着力防范和化解校园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坚决抵御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

6.全面加强统战、群团和离退休等工作。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对教职工的关心关爱,广泛吸纳合理化意见建议,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做好建团100周年庆祝工作,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加强志愿者教育与管理,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对离退休老同志生活和健康的关爱,充分发挥关工委和老干部的重要作用。

7.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第九巡视组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召开工作会议,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广泛调研、科学论证,认真查找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落实落细各项整改工作内容。健全工作机制,实行整改推进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和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加强督导检查,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深化巡视整改成果。

8.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深化“三转”,建立三级联动监督体系,形成大监督工作格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防“四风”变异和反弹回潮。建立日常监督与政治监督、专项监督相结合机制,不断强化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坚持以案促改,完善反腐败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肃执纪问责。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9.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从严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不断健全防控网络、优化管理体系、创新运行机制,提升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加强校门管控、人员管理、物资储备、环境整治、消毒消杀、核酸检测等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保卫战

二、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10.全面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部门规划、院系规划的实施,强化年度工作计划和规划有效衔接。实施目标管理,夯实工作责任,有序推进重要改革举措、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工程任务的推进速度。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召开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研讨会,进一步明确思路、凝聚共识、破解难题、推动发展,形成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合力。

11.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坚持依法治校,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持续推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明晰党政职责分工、健全运行保障机制,建立各部门各系统之间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互为支撑的治理体系。完善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等师生员工参与学校治理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和民主权力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

12.全面推进深化综合改革成立学校党委深化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驱动、长远发展,确保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取得实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办学活力。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进学科和科研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深化后勤服务保障改革,提高办学保障水平。

三、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3.深入推进“大思政”工作新格局。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化“四史”教育,好用好“三个中心”,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高思政课质量,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持续打造“‘双十佳’大学生红色筑梦之旅”等品牌工程,开展“知党爱党跟党走”“青马红色行”等教育活动。深入推进“学在工大”学风建设活动,做实“一十百千万”“一院一赛”等学风建设品牌。补足配强思想政治工作“三支队伍”,深入推进“青年辅导员成长计划”,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14.持续深化实施一流本科教育。启动并高质量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查找问题不足,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准备。实施特色高水平本科教育十大计划2.0,建设与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相统一的一流本科教育,针对不同专业类型,实施分类培养、精准施教。积极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一流专业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加强新闻学院建设。持续加大国家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力度,强化核心课程建设,打造金课和优质课程。加强特色高水平教材建设,严格教材审核把关。深入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推进学科竞赛和职业技能大赛平台建设。着力培育教学成果奖,完善双创教育体系,做好“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等组织工作。

15.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化研究生招选机制,创新招生方式,提升生源质量。推进研究生课程育人,建设一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打造精品课程、优秀案例。优化研究生体育和美育评价,实施体育、美育课程化管理。加强研究生教材建设,出版高质量教材。出台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管理办法,持续加强高质量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开展研究生系列精品学术活动,浓郁研究生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与学术道德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学术诚信体系。积极推进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和协同育人模式改革。

16.高质量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和招聘活动组织,克服疫情对就业工作影响,多措并举,积极搭建网上就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实施“‘三专一辅’就业工作队伍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完善就业信息平台,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数字化水平。开展“奋斗有我‘就’在吉林”宣传推介和“百校千企”助力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系列活动,提升毕业生留省就业比例和质量。落实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和省教育厅“双困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做好重点群体毕业生帮扶工作。

四、持续推进学科内涵发展,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17.不断提高学科内涵发展质量。进一步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精准施策,强化学科优势特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培育学科增长点。稳步推进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跟进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持续开展学科与学位点建设提升计划,落实一流学科培优行动,着力培育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2个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持续加强博士点学科建设,打造学科高峰,全面推进“五位一体”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模式。

18.大力提升科研创新驱动能力。积极谋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项目,重点培育高端科研支撑平台,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抢抓我省全力打造“中国碳纤维产业高地”机遇,全力推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加强材料科学高等研究院、汽车工作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石墨烯研究院等校院科研平台建设,积极推进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重点企业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五、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19.着力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专项行动培养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完善稳才激励政策,实施“工大学者”“工大名师”等人才支持计划,建立优秀人才储备发展机制。实施“学术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支持计划,加强人才发展条件和资源保障。不断优化师资培训与进修体系,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鼓励教师多渠道提升学历,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拔尖人才。

20.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抓好教师理论武装、思想教育、政治引领,扎实推进教师理论学习、培养培训、实践锻炼,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制度建设,开展师德师风宣传警示教育,加大力度发现、培养在立德树人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典型,做好师德先进评选和宣传工作。优化师德教育培训体系和师德表彰激励体系,激励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

六、充分发挥特色优势,高质量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21.深度融入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围绕重大战略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人才共享、科技共享、平台共享,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贡献力。围绕我省产业发展布局,建好石油化工现代产业学院、汽车与轨道客车现代产业学院,加快推进碳纤维学院建设。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加大科技支持和产业扶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

22.提升国际化开放办学水平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宽国际化办学渠道和国际交流合作范围。承办“2022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分论坛,努力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23.稳步发展继续教育。加大继续教育招生宣传力度,稳定学历继续教育规模。积极拓展非学历教育新领域,以国家考试中心“雅思考点”项目为契机,抓好培训学院建设与服务工作,不断扩大社会服务领域,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全面优化办学条件,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24.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优秀大学文化,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激发干事创业的生机活力。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和爱校情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守正创新的攀登精神、“好老师”的教育家情怀、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弘扬科学与民主精神,以特有精神气质,凝聚学校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25.加快推进基本建设。不断完善和优化“两湖”办学格局。加快北湖校区基本建设,开工建设图书馆周边道路、绿化、景观工程,推进北湖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进程,确保图书馆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深入推进“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项目”的实施与建设,启动学生公寓、食堂、行政办公楼建设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北湖校区办学功能。改善南湖校区办学条件,大力推进体育场、学生公寓等基础设施和校园环境维护改造工程,持续做好校园景观规划和绿色生态校园建设。

26.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完善学校信息化制度建设。深入实施校银合作,推进互联网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全方位融合。谋划和组织工信部、教育部“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项目建设。加快软硬件升级改造,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带宽负载能力。提高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校园大数据平台建设。加速推动校内业务流程数字化,推进一站式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学院移动版网站建设和OA系统的升级开发工作。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做好教育信息统计。

27.强化资金保障和资源配置。统筹发挥财政资金、非税收入、创收资金、科研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作用,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努力化解债务压力。强化存量资产管理,优化增量资产配置,推进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严格财政项目的论证、遴选、采购和验收环节,合理分配项目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审计监督,规范审计流程,推进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

28.加强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深化后勤服务改革,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完善服务监督与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餐饮服务与维修服务的满意度。加强经营服务网点的布局与管理,稳定价格和提高服务质量。加大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力度,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升公共卫生健康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29.统筹做好发展与安全工作。构建“大安全大稳定”工作机制,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及工作培训,切实维护政治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坚持定期研判机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做好重点领域安全风险排查和安全检查。加强保密工作管理,持续做好校园网络安全。加大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力度,确保实验安全。加强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确保校园持续和谐稳定。

30.精心做好70周年校庆组织。结合疫情防控形势,稳妥推进校庆筹备工作,高质量办好校庆系列活动,彰显学校底蕴,激发广泛共鸣,争取社会支持。加强各级校友会建设,完善校友信息库,筹办优秀校友论坛。完善校友工作机制,把校友工作与教学科研、就业工作紧密结合。积极搭建校友联络平台,不断提升服务校友水平,营造浓郁的校友文化氛围。积极拓展基金会筹资渠道,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实现共享发展。

31.持续改善民生。优化调整多校区学生管理服务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建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薪酬绩效分配机制和保障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开展暖心关爱工程,加大困难师生员工帮扶力度。组织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提高师生的幸福感,获得感。

版权所有: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    吉ICP备05002091号-1